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四个阶段,家长必须关注
浏览次数:1 日期:2025-01-23 来源:郑州华厦眼科医院
近视是不可逆的,孩子一旦近视,不仅以后需要长期戴眼镜,还可能因此错失人生中的重要机会:参军、考公、当飞行员等,而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“守门人”,一定要重视起孩子的近视防控问题。面对预防近视、保护孩子视力的重任,家长可从四个阶段入手,健康管理、科学干预。
阶段一、查远视储备
正常情况下,新生儿的眼睛处于生理性远视的状态,即远视储备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远视度数不断减少,视力提高,成为正视眼。远视储备相当于一个缓冲区,让孩子没那么快近视。但在眼睛发育过程中,如果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过长、频率过高,就可能让眼睛从正视发展为近视,所以做好远视储备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阶段二、查“真假近视”
真性近视一般是指轴性近视,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使眼轴变长,超过了正常数值,远处的平行光线入射眼球后,其焦点落在了视网膜前,无法清晰成像。
假性近视是长时间用眼过度导致视疲劳、睫状肌过度紧张,形成的暂时性视物不清。
判断真假性近视主要的方法是散瞳验光(睫状肌麻痹验光)。散瞳验光的实质是放松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,如果散瞳后验光没有度数,那就是假性近视,建议观察;如果有近视度数,就是真性近视,建议配镜。
阶段三、防止高度近视
如果真性近视后,各种使眼睛疲劳的因素得不到缓解,仍然会刺激眼轴增长,近视度数增高,发展为高度近视(近视600度以上)甚至是超高度近视(近视1000度以上)。已经出现近视的孩子,家长需要留意孩子近视发展的情况,尽量防止出现高度近视。
另外,高度近视有较强的遗传倾向,一般父母有患有高度近视时,孩子也非常容易患高度近视。
阶段四、查高度近视并发症
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更长,眼球拉伸,会增加眼底病变的风险,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,比如玻璃体病变、视网膜脱离、青光眼、白内障等等。这些眼底病变不仅严重影响视力,而且有致盲风险,因此建议高度近视的朋友要根据医嘱定期进行眼底检查。
青少年近视防控有效手段-建议屈光档案
建议从孩子3岁开始,家长定期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院做眼健康检查,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,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。当相关检查指标异常,向近视化发展时,能及时发出预警,以引起家长重视,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。对已近视的儿童则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发展,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。